当前位置: 首页 >>文学作品

交锋

发布者: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 2017-01-20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前段时间,我们收到一份反映徐某伪造档案骗取退伍军人残疾补助的信访件,经过前期调查,我与老杨决定找徐某谈话。

“你申报了军人残疾补助,是吗?”

“是,我在北京密云当过铁道兵,干过风钻和扒石碴的活,十多年前,我发现自己经常畏寒、胸闷和咳嗽,去医院检查,诊断是矽肺一期,按照国家政策,我可以享受退伍军人残疾补助。”说到这,徐某显得有些激动,“好不容易才找到当年当兵的档案,不然补助还办不下来。”

我知道徐某有过当兵经历,生活困难也是事实,面对曾经为国家做过贡献的老人,心里有点不忍,但是面对信访举报件,职业的素养要求我们必须还原事实真相。于是我给他倒了一杯水,轻声说:“你先喝点水,休息一下,我们先按照程序给你做个笔录,希望你配合一下。”

“好的。”徐某见我不再逼问,就端起水杯,神情也放松了。

“先谈谈你的个人情况。”我打开电脑开始记录。

“出生年月?”“1948年2月。”

“工作时间?”“就是入伍的时间吧,1966年9月。”

“入党时间?”“在部队入的,68年上半年吧,大概是在六七月份。”

“你老家是哪个镇哪个村的?”“湖垛镇西阳村的。”

……

10分钟后,我们对徐某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发现他说的与材料中内容大致差不多。我有点着急,就拿眼询问老杨,下一步该怎么办?但是老杨却不着急,还泡了一杯茶,和他聊起天来,聊着聊着,老杨竟然兴奋起来,不仅眉飞色舞,还不时地用手推推眼镜,那个样子就和邻居老大爷在聊天一样。

徐某呢,刚开始还只是点头应付,但点了一支烟后,则完全进入了角色,说到激动处,还站了起来来回走动。

我一看这样子,着急了,这海阔天空地聊,啥时候是个头,我们还要问话呢?于是瞅了老杨好几下,但是老杨并不在意。

一个小时后,老杨突然脸一板,大声问:“你什么时候入党的?”

徐某一愣,接着结结巴巴地说:“67年……不对……大约是68年……”

“究竟什么时间!你好好想一想,老实回答!”老杨声音非常严厉。

“我……我……好像是69年8月……”

“你确定?”老杨一脸严肃地对他说:“你也是当过兵的,知道纪律,你现在所说的,我们都是记录在案的,你说的每一句,都要承担责任的!”

“我……我……”徐某纠结了片刻,才长叹一声,“算了,我还是实说吧……”

“我不是党员,那份资料是我伪造的……档案是我复印一个过世战友的。”

“那上面的公章呢?”

“我找人私刻了一个。”徐某有点沮丧,低垂着头。

“等一下,你先稳定一下情绪,等会儿我问你答。”老杨转过头,“小李,做好记录。”

……

事后,我向老杨讨教经验。老杨告诉我:“小李呀,执纪审查要沉得住气,不要着急。对于徐某这件案子来说,假的永远是假的,掩盖不了真相。当徐某精神高度警惕的时候,你是问不出话的;但是当他放松的时候,你多问几遍,自然会露出马脚。所以你看我表面是和他闲聊,实际是在旁敲侧击、寻找破绽。”(李刚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纪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