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学作品

检察官眼里的最熟悉的纪检人

发布者: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 2017-02-14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接到征文邀请已经很久了,虽说机关工作近10年,无论是八股味的公文,还是不苟言笑的法律文书,抑或是洋洋洒洒的犯罪分析,自己经手的也不少,但突然间面临这种话题转变,自己却始终觉得无从落笔。

倒不是没有什么话想说,正如我在为此而踌躇时,旁边玩得起劲的儿子猛然间一句话,却让这个命题删繁为简:“老爸真笨,你在检察院,妈妈在纪委,写你跟妈妈不就行了?”孩子是最不会说假话的,难怪纪委领导第一时间想起给我布置这个任务。

爱人大学毕业后进入高港纪委工作,三年后,与进入检察系统的我相遇。那是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上,看上去一脸青涩的她却也能将党风廉政这么沉重的话题讲得不那么晦涩,同桌的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小丫头也有大气场。”任何的偶遇说不准就注定了一段情缘。之后不久,或者和朋友相聚,或者通过工作接触,在另外几个场合多次相遇,彼此最终成为了同一战线上的“自家人”。

从认识开始,彼此的记忆里双方好像一直没有闲过。那时我在检察院办公室,她在信访室,虽谈不上千辛万苦,但至少每天都有千头万绪的事等着我们,而且容不得些许差错。记得好不容易请到了3天婚假,刚到云南就接到了紧急通知。于是,几番周转终于紧赶慢赶了回来。那次也让我们把飞机坐了个够,直到今天,哪怕短暂外出,最担心的就是手机跳出“召回令”。

2012年,爱人参加了高港区公推公选考试,笔试、面试层层过关的兴奋之余,她平静地告诉我,真要感谢近十年纪检监察工作的磨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她学会了举重若轻、厚积薄发。之后她被安排到区级机关工委担任纪委书记。很多人看来,相较于纪委机关的工作,这下应该能够稍微得宽余了,但她总是自嘲:“有事做的人不管到哪里都有事做。”

机关工委2年半,她和同期到任的老监察局长陈振东书记一道,打造出了“周末高港?党员关爱服务”党建工作品牌,“没有边缘化的部门,只有边缘化的自己”,她每天“痛并快乐着”。期间,我也从办公室转岗,虽然经常出差加班,十天半个月回不了家,但总归不像过去成年累月弦绷得紧紧的。想到孩子也快幼儿园毕业,再不带家人出去转转以后就很少有时间了,我们开始谋划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突然有一天,她问我:“组织上打算让我回纪委,你的意见呢?”

都说检察院是跟纪委打交道最多的,其实我也算是和纪检干部打交道最多的,我心里当然清楚,纪委的工作远不像外人想象得“找个人、谈个话、下个处分”那么轻松风光。和检察工作有很多类似,从职业伦理上讲,纪检干部说出的任何一句话、作出的任何一项决定,都必须要对党组织负责、对案件事实负责、对当事人负责,而为了这份责任,你必须把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做到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所以,重回纪委,工作必然是繁忙的、琐碎的,更何况执纪触角转向抓早抓小之后,无形压力会更如影随形。从生活环境来看,正人先正己,从事这份工作无疑面临着更多的纪律约束,不但要承受别人的误解,还要甘当独行者,因为这注定是“一份孤独的职业”,尤其对于女性来说,承担更多压力和挑战的同时,注定要舍弃部分活泼的天性因子,要放弃部分家庭责任。

“我只想你能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尽管从自身来讲,我希望她能够生活得更轻松些,更洒脱些,希望在我们工作繁忙时孩子至少能看到父母中的一个人按时到家,但我们这个年龄终究不是养尊处优、逍遥太平的时段。

“我还是回去吧”,从她的语气中,我能感受到一名年轻的老纪检对自己职业的情感,毕竟,走出家门、踏进校门、跨进纪检门,最多的青春岁月,她是在纪委度过的。这期间,她经历了“成长的烦恼”,学会了自律自强,也感受到了单位和同事给予她的温暖。我能感受到她对组织的深深依恋和对职业的坚定信仰。这,可能就是纪检监察工作的职业尊荣感和归属感所驱吧。

重回纪委后,她比以前更忙了,尤其是节假日,正是他们党风政风监督部门最忙的时候,谋划已久的旅行自然总是被搁浅。但面对驴友们的埋怨,她却总说,这下好了,我们当真要“带着梦想去旅行”了。

原来为旅行而换购的越野车,终究没能“野”过几次,相反,倒成了她加班后深夜返家时最可靠的伙伴。而我,虽然因为工作原因并不总能接送,但一定会把车收拾得利利索索,努力让它成为她最忠实的侍卫。(封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