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探索创新

高港区纪委:探索“点线面”相连网格化监督

发布者: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 2016-08-23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以前居民在社区发现基层干部违纪问题,不知道向谁反映,看着干着急。现在好了,我们有了这张‘驻村联络卡片’,可以随时随进行监督了。”一张张小小的“驻村联络卡片”在基层传递,已成为泰州市高港区本地区家喻户晓的监督“利器”。

去年以来,高港区纪委探索实施“网格化”监督模式,通过“点、线、面”三管齐下,将反腐压力传递到基层“神经末梢”,解决了“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的现实问题。“通过‘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积极打造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监督体系‘高港模式’,让基层群众看得到、体会得到、享受得到全面从严治党成果。”高港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薛永忠态度坚决、充满信心。

抓住“点”——有的放矢,组织专项巡查

去年5月起,该区纪委从区、镇、村三级层面中,精心选取区教育局、胡庄镇、刁铺街道界牌社区、口岸街道吴楼村、大泗镇二陈村5家单位,组织开展了“纪委基层行”专项巡查工作。5个巡查组,每组8-12人,均有1名区纪委领导带队,另配备1名纪检专业人员和有1名财务专门人才。

“码头习气、土豪习气、游击习气”一度在高港比较突出。于是,巡查组把“三种习气”作为查处的重点、工作的突破点,开展专项整治,去年共通报典型问题12个,涉15人。巡查期间密集访谈481人次,集体座谈25次,走访单位、科室54个,发放调查问卷846张,查找问题69条,立案9件,党政纪处分9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

结合专项巡查情况反馈,区纪委先后组织胡庄镇和区教育工委当面报告“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并组织现场质询和“回头看”。

针对近年来该区教育系统内违纪违法案件多发频发的情形,区纪委结合专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就区教育工委和纪工委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问题,启动问责程序。去年12月18日,区纪委专题召开落实“两个责任”推进会。会上,该区教育工委和纪工委主要负责人当着全区150多名领导干部的面,作了一次深刻的公开检讨。后经区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该单位党委负责人党内警告处分,对纪委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由区纪委对其实施“召回”管理,在全区形成了强烈震撼,进一步放大了“专项巡查”的效应。

“重点地区、重点系统、重点岗位,是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区纪委将以专项巡查为依托,力争在一届任期内把全区所辖园区、镇街、重点系统、重点部门巡查一遍,实现‘全覆盖’”高港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余磊介绍说。

连好“线”——抓住关键,开展整治督查

只有监督到位、“触角”灵敏,才能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对此,区纪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农村改厕、涉农补贴、水政执法、扶贫领域、村庄环境整治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腐败易发多发的敏感地带,每年梳理出三至五个专项问题,逐一开展专项督查活动,着力整治基层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重点领域违纪违法行为。

去年,针对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在涉农补贴资金的流转、分配、发放过程中钻空子借机发“补贴财”,导致涉农补贴资金被被层层蚕食的问题,区纪委锁定问题,带题下访,根据群众反映的线索,到村、社区、基层站所看实况、查实情,深挖细究,累计发现农村干部虚报材料冒领粮食直补款、合谋截留侵占农机补贴等问题线索29个,立案14件14人,涉案金额16万余元,相关责任人员全部给予党纪处分。

今年以来,区纪委通过信访举报、民生监督发现,一些基层扶贫干部把国家的扶贫政策专项奖补资金视作“唐僧肉”,肆意套取、侵吞资金,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对此,区纪委在4月份全面启动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专项治理,涉及财政扶贫资金、城乡低保人员救助、下岗职工社会保险补贴、农民培训补助、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村公共运行维护专项资金等多个领域。经多伦次督查、滚动式督办,现已摸排问题线索23个,立案12件12人,涉案金额达60余万元。

覆盖“面”——关口前置,推行驻村联络

据悉,高港区纪委各室分别挂钩联系一个镇街,每个村居都安排1名纪检干部担任“驻村联络员”、1名纪检监察后备干部担任“助理联络员”,成为社区“网格监督员”,专线受理投诉举报,排查问题线索,对辖区内的党员干部进行“挑刺找茬”,实行“点对点”监督,实现了监督全区全覆盖,进一步推动了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地生根。

“大爷您好,我们是‘纪委基层行’驻村联络员,这是我们的‘驻村联络卡’……如果您有关于基层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反映或者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该区各村(社区)每家每户都有一张“驻村联络卡片”,只要一个电话,驻村联络员将在20分钟内赶到举报人家中,在高港已成为常态。

“除了印发‘驻村联络卡片’,我们还在每个村(社区)建立了1个‘驻村联络微信群’,由驻村联络员负责管理和维护,目前每个群人数均在100人以上。干部群众一旦发现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只需扫描二维码、登录微信便可随时随地上传文字、音频或视频信息,让党员干部时刻置于群众监督之下”,高港区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刘朝晖介绍说。

微信群的开通,相当于为党员干部日常工作言行安上了“警报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监督效率,而且在社会上营造了浓厚的监督氛围,真正把纪检监察工作连到了最终端,连到了千家万户。

实践证明,自驻村联络工作开展以来,该区真正实现了交流“零距离”、服务“全天候”、监督“无缝隙”,基层作风明显好转,纪检干部更“接地气”,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2015年,泰州市统计局的党风廉政建设民意测评该区得到97分,位居全市第一,并创该区历史最好水平。

“我们在抓好全面监督的同时,还引入了‘互联网+’思维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改版升级365足球投注网站,建立‘高港尊严?阳光纪检’微信公众平台,并通过微信群、QQ群、电子邮箱等渠道全方位接受群众举报监督,并于今年6月启动‘互联网+纪检监察工程’建设,推进‘线上’与‘线下’的互联互动,通过关口前置、抓早抓小,让处于‘小恙’、‘微疾’状态的基层党员干部及时悔悟,让违法乱纪者无处藏身。”高港区纪委副书记周曦说。

“网格化监督如一双双明亮的‘千里眼’,时刻监督着基层腐败和‘四风’问题,督促我们慎言慎行,切实维护党员干部的廉洁形象。”高港区口岸街道龙窝口社区一名党员干部感受颇深。